初機學佛──引論

聖教說為依,擇取其真實──定賢法師談接引大眾應重視戒律精神,初者則可從親近善友始

文:佛門網

梁武帝問禪宗祖師達摩:「朕即位以來,造寺、寫經、度僧不可勝紀,有何功德?」達摩不諱言道:「並無功德!」達摩如斯的回答,聽在貴為一國之君的梁武帝耳裏會作何感想呢?達摩似乎沒有顧慮這一層面,或許他更在乎的是佛法的真實義。

當達摩明白梁武帝並非相應上乘佛法後,他毅然走上嵩山,並在那裏面壁了九年。在深山中面壁九年並非易事,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。定賢法師表示:「達摩之所以 面壁,為的是等待一個有緣人——一個能傳承大乘禪法的佛子,其偈曰:『吾本來茲土,傳法度迷情,一花開五葉,結果自然成』。」

也許我們會對此感到惋惜:假如達摩能「先以欲勾牽,後令入佛智」的方便去引導梁武帝,再利用帝王的影響力推廣佛法,這樣豈不會令當時南朝的佛教更加興盛? 達摩假如生活在這個世代,他會開設甚麼方便來接引大眾?會否舉辦朱古力禪?當然,這些突發奇想只是些假設性的問題,不可能有個標準的答案。

與定賢法師聊天也是如此,他不會給出一個「標準的答案」。法師說話很樸實,不像璀璨的煙花般讓人眼花繚亂;反之,他說話的內容像是一枚魚雷,投進水裏後在某個深度便會自動爆炸。那種震撼力反而顯得悠遠深長。法師言談中的機鋒,聽者須自己心領神會。

萬變不應離其宗

定賢法師表示,接引大眾時所施設的任何善巧方便,都不應違背佛教的戒律精神,且要緊扣著佛法的正見。法師稱之為「萬變不離其宗」。

談起「戒律」,人們往往將它與束縛、宗教規範或教條劃上等號,並認為持戒會使人不得自由。戒律是一種高的門檻,倘若將它作為學佛要求,豈不會嚇退許多想進 入佛門學習的人?法師表示,視戒律為束縛是一種錯誤的認知。「戒,是能使我們邁向清涼及解脫的,所謂『十善暢則人天興,五戒行則鬼畜省』。沒法跨過這道門 檻,就根本不算進入佛門。假如跨越不過(不持五戒),下一期生命我們便會失去人身。失去了人身,還能談修行嗎?」

戒律具有規範身語意的作用。法師表示,人有與生俱來的煩惱與習氣。修行不是流於表象的事,我們並不會因為被冠上「宗教徒」這個稱號,便立即與我們的煩惱和 習氣分割,所以「我們必須透過戒律的道德規範,來轉化自己的心識及行為。」法師進一步解釋:「如果我們能持戒清淨,繼而對佛、法、僧三寶建立堅定不移及清 淨的信心,那麼眾生自然會樂意信受我們所講的話。」這是持戒所產生的力量。

姑息生禍患,隨便出下流

我們或許可以將定賢法師這種「只要自己持戒清淨,別人便會樂意信受我們所說的話」的信念,視為一種因果的反思及訴諸德行的感召——透過自身的修行,去攝受 他人。然而,他亦清楚在弘法時的實際困難,「佛教在弘法方面本來是較為被動,因為佛教注重的是欲念的減少乃至止息,這是一種與世情恰恰相反的價值取向。」

假如我們沒認清這種差別或矛盾,便容易陷入「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、順應社會的潮流而忘卻宗旨、初心」的盲點。順應世人的習氣,儼然將佛教變成一間「百貨公 司——人要甚麼我們便給予他們甚麼」。法師指出:「這是一種功利交換,不單會使人的關係變得脆弱,而且會使佛教變得庸俗。」

在法師眼中,佛教像是一間「專門店」——專門療癒眾生煩惱。所以,「它不應有太多的添加劑,否則會喪失佛教的本質。」法師引述印順導師的開示補充,「佛法 是一味的,目的只為治病——貪瞋痴之病,對症下藥的處方就是『緣起』和『空』正見;但是眾生執拗難調,『良藥苦口』,此時必須調配藥方變化口味,使得容易 入口。」為配合眾生口味,使良藥可口,我們於是不斷地在這「一味的良藥」加入他們想要的元素。假如添入的元素超過良藥原有的成分,甚至影響了良藥的發揮, 那麼這味添加了許多「善巧方便」的良藥,還是那味能讓眾生得到究竟解脫的良藥嗎?

法師續說:「接引大眾的方法要樸實,不應該『炫』或『玄』。『炫』是指外相上的,增加過於新穎、炫誇的元素以吸引信眾;『玄』則是指理論上,講得太過虛無飄渺。因為無論是『炫』的元素或是『玄』的話語,都不能解決他人內心的煩惱,它們充其量只能暫時將煩惱轉移。」

從師奶菩薩到尸羅菩薩

以上是定賢法師提出有關「接眾的態度」。這是觀念的層面,然則回到現實生活中,法師又如何運作呢?

佛法碰觸生命的存在問題,這些問題每每需要一番經歷的人才能理解,譬如人生是苦。可能是基於這種原因,佛教給人的印象是老人才會信的宗教。最近幾年,有些人希望把佛教年輕化,有人甚至打正旗號,目標受眾就是年輕人。

對此,法師卻有一番與別不同的見解。「我在乎的不是他們的性別、年齡,我傾向從『對方是眾生』的角度來看待。」如果我們將法師的這種見地與菩薩度生的精神 ——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對照,不難發現這種見地更契合四弘誓願。「所以,從弘法利生的角度來看,我們也不應忽略這班老菩薩。」

「不應忽略老菩薩」,除了是與四弘誓願相契合之外,也與緣起法相應。從緣起思想來看,人與人、社會、乃至自然是種相互共存,具有共同的利害關係。以人際關 係為例,在這關係中,家庭成員的往來是一個最密切的系統。而在這個密切的系統中,母親往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因為她們往往是孕育、凝聚整個家庭,並給予家 人慈悲關愛的角色。法師指出:「我們要教導這班師奶菩薩,除了修福之外,我們還應該鼓勵她們修慧。當她們明白佛教的義理,便能於生活中實踐佛法並發揮身教 的示範作用。」法師笑說:「由於『師奶』的讀音與巴利文的“sīla”(「尸羅」,意思指「戒行」。)相近,我們於是將『師奶菩薩』改成『尸羅菩薩』,寄 望她們『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痴』。」

這篇專訪提及的是有關定賢法師的接引大眾的態度及實際的操作。在下一篇中,將會分享法師弘法中的點滴,包括在他的觀察中,現在學佛人遇到甚麼樣的難題。

談及現時一些學佛者的處事態度,不禁令人聯想起最近網絡上的流行用語——「佛系」。「佛系」一詞源自日本,它與佛教其實沒有直接關係,只是借用佛教講求超 塵脫俗的價值取向,來描繪一類「任性卻怕麻煩」的人群。他們的特徵,包括將自己的興趣放在首位,喜歡按著自己的節奏生活,對戀愛淡泊,覺得拍拖很麻煩……

至今「佛系」一詞被賦予了新的意義。它用來指稱一種「可有可無」的生活態度,故抱持「佛系」心態的人,對一切事物總表現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——既是清心 寡慾,又習慣把「平常心」、「隨順因緣」等字眼掛在嘴邊。不過,藉超脫的字眼,合理化「無所謂」的心態及行為,其實與佛法是相違背的。定賢法師在接受訪問 時表示,學佛者的處事態度必須一清二楚,不可含糊其辭;而要達到「不含糊」,則必須先釐清概念。

放棄自我,不等同放下自我

佛法認為,世間的所有事物,都是在相依相待的關係中存在。這種「相依相待的關係」,是依因緣而生起的,與主張「神我或永恆不變的實體自我」或「虛無主義」 的理論不同。所以,佛法認為凡是緣起的便是無自性,無自性即名為「空」。換言之,佛教談「空」,是要我們於現象中把握本性為空;同時,依空的實相剖析現象 界是緣起的,並非固定不變。要是能恰當地把握「空」義,了知事物沒有實在、不變的自體,那麼我們便能夠在隨順因緣中積極——努力開拓、創造因緣,令原本不 夠圓滿的事情趨向圓滿。

然而,倘若將「空」義誤解為否定現象界的所有事物,這樣我們便會陷入虛無,混淆了「放棄」與「放下」的意思。定賢法師表示:「在處理問題時,我們必須一清 二楚,不可含糊其辭。」法師補充:「我們千萬不可繞過『面對、接受、處理』的階段,直接跳去談『放下』,因為從面對問題到放下是有次序的。」沒有經歷面對 的階段,直接放下問題,無疑等同放棄或逃避,「這不是真正的放下」。

人為甚麼會逃避問題,放棄自我呢?心理學家弗洛姆在分析人類的行為現象時表示,人類有種「拒絕接受選擇」的現象。人在作選擇時,往往會感受到各種限制,包 括需要承受選擇後所帶來的風險。為了躲避這些限制及風險,人於是用「不願選擇」的方式,來逃避選擇,以避免承擔可能衍生的責任。所以「不願選擇」有時也是 逃避面對問題的一種傾向。

要如何對治逃避問題呢?定賢法師建議「最好是把問題攤開,並將它放在『太陽』底下曬」。這是一種譬喻手法,以「太陽」來暗喻佛法,法師的意思是要我們「用佛法觀照內心與人事」。當然,要懂得觀照,則必須切實的從「聞、思、修」著手。

分辨假弘法,真騙徒

論到聽聞佛法,趨入佛道,定賢法師表示「必須從親近善友開始」。法師續說:「從根本佛教中,便有『四預流支』的實用學習指引:『親近善士,多聞熏習(正法),如理思惟,法隨法行』入手。這是進入聖賢行列的必要條件和方法。」

法師解釋,除了「親近善士」外,後三者其實就是「聞、思、修」的別稱。「『善士』是指善知識——能指導我們正確的佛法和善法的人,修學佛法要親近善知識, 再依循善知識的開導,修習聞、思、修。」也就是說,「我們必須親近好的老師和朋友、選擇合適的環境,為自己創造修學佛法的因緣,以便聽聞和修習正法。」

話雖如此,但是法師亦指出聽聞正法的困難,而這困難正是初學者必須面對的。「現時的網路及媒體甚為方便,某程度為初學者帶來了聞法的便利。然而,過多的資 訊卻導致初學者難以抉擇。加上傳播媒體的便利,任何人都可在網上任意發表他們心目中的佛法。缺乏佛法基礎的初學者,往往難以分辨甚麼才是正信的佛法。這無 疑為他們在修學佛法上造成了困難。」初學者尚且不能分辨甚麼是正法,更遑論要辨別誰是善知識;既然辨別不了誰是善知識,那就談不上親近善士了。

佛典中列明了一些「善知識」應具備的條件,不過要辨識這些條件或標準,非要具備佛法的基礎知識不可。換句話說,就算懂得那些條件但尚未具備佛法基礎的初學者,仍然難以分辨誰是善知識。

在這種情況下,法師覺得初學者要學會區分誰是宗教騙子,以免受欺騙。他解析道,假扮善知識的人所使用的手法,與時下騙徒的詐騙技倆其實是一樣的,均屬「掩 眼法」——在真的東西裏摻雜假的東西,先博取信仼,繼而騙取他人的利益。以宗教的騙子為例,他們會利用一大堆佛學名相、理論或行儀(真的東西),來博取別 人的信心;然後再使用各種軟硬庸俗的手段,向信眾行騙。當有人質疑他們時,行騙者又會使出慣用的技倆——搬出高深的佛學名相或似是而非的謬論,來蠱惑信 眾,務求達到欺詐的目的。

站在思想巨人的肩膀上,才能看得更遠

基於上述的原因,定賢法師表示,了解佛法的途徑最好還是「直達原典,深入經藏」。然而,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,這並非易事,除了耐心之外,深入經藏亦「需要 具備良好的語文能力,包括古文、佛教用語和基礎知識。這需要長時間的學習,但對於生活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有一定難度。現代人大多是為口奔馳,物欲強盛,身心 慣於向外攀求,難於安住當下、靜心、耐心地修學佛法。」這都是影響我們直達原典的因素。

對此,法師建議可藉由印順及聖嚴兩位老法師的著作,窺探佛法。「印順導師的《妙雲集》被許多人美譽為一部『小藏經』。想要清楚了解整個佛法藍圖,《佛法概 論》及《成佛之道》這兩本書應該細心閲讀。前者的另一名字叫《阿含講要》,顧名思義該書就是根本佛教《阿含經》的思想。了解《佛法概論》的內容,便明白根 本佛法的要義和早期佛教的發展。」不過,法師說這本書雖以現代的語體文寫成,但涉及廣泛的根本佛法教理,所以需要耐心研讀,最好有老師指導解讀。「印順導 師的《成佛之道》是一本條理分明的著作,他簡明扼要地概括了皈依三寶的原理,聞法的態度;分析了修學五乘佛法的具體内容——人乘、天乘、聲聞乘、緣覺乘、 菩薩乘。所以,若讀通《成佛之道》,便能正確明了整體佛法的修學架構。」

或許有人覺得印順導師的著作較為學術,希望看些比較生活化、平易近人的文字論述佛法,法師則推薦星雲和聖嚴兩位大師的著作。他笑稱,自己也是《正信的佛 教》、《學佛群疑》兩本書的受益人。「這兩本書是聖嚴長老的早期著作,是極具啟發性的入門書籍。長老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,深入淺出的以一問一答的形式,解 答了想認識佛教或想學佛的人,在修學過程中常常會遇到的問題。基本上,這兩本書釐清了許多世人對佛教的誤解,同時揭示了正信佛教的面目。」正確認識佛教, 奠定好學佛基礎,那麼在修學路上,便可以避免走上冤枉歪路。

法師以《異部宗輪論》的偈頌作總結:「『應審觀佛教,聖諦說為依,如採沙中金,擇取其真實。』學佛修行,如佛所説,首要建立正見與正思惟,才可以真正利益 自己和眾生。不想被世間的邪見、歪理、惡行蠱惑及讒害,必須用心體會古今大德法師與居士,對佛法的正確演繹,切忌斷章取義、人云亦云;同時須培養正思惟能 力,抉擇佛法的真實意義,依教起行,自利利他,方名為正信的學佛人。」

原載佛門網
假如達摩祖師生活在這個世代,他會否舉行朱古力禪?——專訪定賢法師

尚未見過滄海桑田,卻已看破紅塵的佛系青年:定賢法師講述學佛者應有的處事態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