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目录
- 常规
- 弘扬佛陀教法,光大佛校文化:香港佛教英文中学荃湾分校──弘法精舍历史再考(六)
弘扬佛陀教法,光大佛校文化:香港佛教英文中学荃湾分校──弘法精舍历史再考(六)
文:邝志康 图:香港佛教英文中学荃湾分校旧生
香港佛教英文中学荃湾分校第一届毕业生合照
(续上期)
位於荃湾青山公路九咪半的弘法精舍,创立於1939年。精舍曾先後两次开办佛学院,肩负振兴近代汉传佛教的重任,尤其是1949年到1963年间的华南学佛院,在倓虚老法师的主持下,培养了不少佛门龙象。不过随着老法师往生,学佛院亦因此划上句号。
1965年9月,精舍创办人黄杰华居士的遗孀王璧娥居士移居美国。为延续前人发心,於是将精舍赠予东莲觉苑。弘法精舍兴学育才的优良传统,得以保存下去。
1968年1月,香港佛教僧伽联合会同人,鉴於世界各地均有设立佛教高等学府,培养佛门子弟,於是决定筹备香港佛教书院。董事会主席兼校监洗尘法师,与时任东莲觉苑苑长愍生法师商议,借用弘法精舍作为佛教书院院址。同时,为了照顾居住市区的学生和教师,董事会又另外租用了深水埗福华街作临时校舍。
洗尘法师积极筹办开学,聘请沈大中建筑师绘画图则将精舍整修为校舍,增设课室丶教员室丶图书室等。香港佛教书院最初只设大专部及大学预科课程,前者设佛学丶文史丶社会教育及艺术四个学系。
香港佛教书院落成暨启用典礼纪念碑
1969年12月28日,香港佛教书院在弘法精舍的校舍修葺工程完成,举行启用典礼,邀请到荃湾理民府长官班礼士先生亲临主持揭幕。佛教界对佛教书院的创立,普遍表示鼓励及支持。例如1970年1月4日,僧伽会在精舍为香港佛教书院筹募基金举办了一场「水陆无遮息灾大法会」,蒙四众弟子共数百人参与,颇有一番盛况。
然而弘法精舍并非位於市区,院方在聘请教职员及招收学生方面都遇上一定困难。1970年5月,佛教书院增设中学部,是为佛教英文中学。董事会又将院校迁至位於深水埗的新购校舍,弘法精舍原本作为大专部院址的决定不得不有所变动。
1973年1月1日,香港佛教书院正式更名为香港能仁书院。洗尘法师亦藉此机会向东莲觉苑提出,将精舍改为香港佛教英文中学荃湾分校,首任校长为余乃永博士。法师当时计划第一年招收十班中一学生,翌年新增六班中二学生,如此类推。同年9月,第一批中一生正式入读。
第三任校长米至仁先生於1975年接任後,努力培养优良校风,加强与家长间的联系,鼓励学生参与群体活动。除一般的社团活动及运动会外,还有别具一格的庆祝青年节游艺大会。学生们施展浑身解数,弹古筝丶弹吉他丶歌唱比赛丶办摊位游戏……而且大多数是学生自行去推动。又例如在1977年的英女皇登基银禧纪念期间,学校派队参加校际化妆比赛。学生扮演《西游记》中的角色,活灵活现,充分展现他们的创意。
学生在弘法精舍内捐血学校又在每年佛诞举行浴佛节暨皈依典礼,不少学生会选择在这天行三皈依,趣入佛门。
1986年,学校改名为荃湾佛教中学,以突显其自主性。两年後,校董会决定结束旧校,预备迁往屯门新校。为了纪念天台宗始祖慧文大师,因此将学校改名为「释慧文中学」。从1988年到1991年这段过渡期间,学校开始使用新校舍,而弘法精舍校舍则逐年结束原有班级。
回顾这22年间的办学日子,校方秉持校训「明心见性」四个字。学生接受佛教的薰陶,在学习知识之馀,对於慈悲喜舍的精神,亦有所掌握。
1991年8月31日,旧校正式结束,僧伽会借用弘法精舍作为中学校舍的安排,亦就此告一段落。
(待续)